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关数百万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成千上万家庭的幸福。如何保护这些“小家庭”的安全,已经成为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早在2010年,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就研究制定了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规范,严格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其中,人员定位系统是“六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非准确到实时精准定位的过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9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标准MT/T1103-2009》,明确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系统结构。
2019年,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了《山东省煤矿人员精确定位系统技术要求(试行)》,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实时性和覆盖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随后,山东省所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升级改造。
2020年,国家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征求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并附文件《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对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2022年,根据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制度修订计划,国家安全标准委员会煤矿分会组织起草了《煤矿地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使用管理标准(征求意见稿)》等八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并发布征求意见。标准增加了煤矿地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要求,这无疑印证了煤矿地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的加速。
在国家政策层面对矿用人员定位系统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技术层面上,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从最初的RFID、Zigbee等,到现在更具优势的UWB。UWB是一种超宽频定位技术,通过宽带射频飞行时间获取距离信息,UWB定位距离达到500-600米;精度高,环境影响小。
寻息科技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基于位置物联网、GIS可视化等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人员定位算法,实时收集地下人员轨迹,实现全员定位监控,具有数据存储和按需回放功能,为应急救援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实时监测井下人员行为,当人员发生进入危险区域、长时间静止等行为时,及时进行预警。
寻息科技矿用人员定位系统优势明显:
①业内创新系统架构,部署快施工周期短
②软硬件一体化开发,产品符合煤安认证
③定位精度高,精度达10厘米级
④平台化管理,运维简便高效
日前,《山西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矿山智能化改造,矿用人员定位系统作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更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是安全生产管理强有力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