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2-03-18

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重点布局人员定位监管

微信扫一扫分享

近期国内电厂安全事故频发,经相关专业分析,获知其中人为监管、可控可预防措施不到位,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本可避免的重大安全事件,凸显出很多电厂在管理方式、设备巡检流程、信息化监控上,存在很大的业务漏洞。技术升级不到位,外包商资质审核不严谨、落后的生产工艺以及人员定位管理欠缺等,非常迫切需要解决人的监控定位管理问题,进而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的概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化智慧电厂建设迫在眉睫,也是‘十四五’期间安全生产的重点要求。切实要保障人员的生产安全,助力社会稳定的发展大局

 

 

 

对人的管理,特别是电厂工作时间的危险作业区域监管,‘十四五’规划中尤其提到‘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全工器具、实时在线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利用视频和大数据开展人员身份识别、行为识别、定位识别,逐步实现违章作业自动智能告警,有效保障受限空间、临时作业现场等施工区域现场作业人员安全

 

 

列举,2022年3月6日,浙江某电厂3、4号炉粗灰库清灰作业中发生1起1人死亡的人身事故。具体调查直接原因为死者在清灰作业时违规离开栈桥至灰库底推耙积灰,不慎滑跌至干灰卸料斗,并被干灰掩埋窒息死亡。间接原因是外包商安全意识淡薄,没有预判到坍塌掩埋的风险,擅自离开栈桥进入灰库底部清灰作业,明显属于违规作业。人员定位技术,可以通过电厂三维可视化平台实时监测危险区域作业,违规或越过合理规划区域即刻警报,第一时间相关监管人员介入处理。这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应对或预判风险,处理掉安全隐患事故。

 

 

 

进一步分析来看,外包商的作业规范监管及资质审核,也是电厂相关管理人员的失责,监管环节出了问题,预留了后续作业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外包商工作人员作业流程,无有效的系统监管。同时在安全培训领域的缺失,不能有效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现场作业人员风险预知和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寻息科技电厂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厂安全智能运维的基本要求。紧随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计划,持续提升人员定位监管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