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工业互联网第5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多位代表建议,“补短板,扩应用,建生态“ 坚持深化发展工业互联网,为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工业互联网
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表示,目前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上都是以国外的基础工业体系为基础,其中边缘感知、网络通信、平台搭建、边云协同等关键技术上也存在空心化、短板化等现象。二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整体生态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生态体系发展要素比较匮乏。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向全球中高端的一条“光明大道”。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CEO周云杰认为,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经济”产业底座,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脉络。推动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企业规模化开展数字化升级,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共享和协同水平。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结合地方优势产业特点,汇集政府、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及产业生态资源,打造城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键在线全覆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政府提供覆盖行业和区域的数字产业地图,全面提高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和全面性。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欧其代表提出,运用工业互联网提高化工行业生产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响应处置能力,对提升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化工行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生态环境部门加快建立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应急管理部门加快推进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交通运输部门主导建立健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智控平台,各部门齐抓共管,运用数字技术,提高化工行业安全管理能力。
连续5年的政策加码,工业互联网毫无疑问成为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战略领域,正迈入深化应用新阶段。
但在深化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同时,涌现新的挑战:工业软件基础薄弱、中小企业应用意愿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正如代表们提出的,在坚定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同时,做好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进一步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挖掘“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鼓励有条件地区政企联动,建设工业互联网生态,连接千行百业,赋能万企千园。
数字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工业软件基础
代表委员们建议,加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数据共享和数据服务,打造覆盖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引力场”。工业互联网作为围绕生产过程的数据而组织起来的生产体系,具备空前强大的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加工、价值发掘等能力。真趣工业互联网基于这些能力搭建企业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通过人员位置信息、企业多维地图、实时感知等多源信息共享,构建集多元数字要素于一体的企业“一张图”,形成可视化、可判断、可预测、可决策的数字底座。在有条件的行业建立信息基础平台,推进其在业务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挖掘工业场景,增强企业应用信心
在谈到数字化应用时,一些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场景”。推动数字化应用落地要深入场景,以场景需求为导向。真趣工业互联网从企业业务场景为出发,从将企业线下业务变为线上,再将线上流程打通,实现”人、物、环、管“融为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深入生产流程、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和能耗管理等具体场景中,综合运用位置物联网、融合通信、大数据、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数据采集、智能分析,构建风险指标体系等工作,实现安全态势的动态感知和监测分析以及应用优化,助力有条件的企业从产线走向产业链,从单点式应用走向产业链各环节。
真趣工业互联网多年来在行业应用方面不断深化,打造基于位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化工安全生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安全生产、流程优化、人员管控等多方面把“数字基因”注入工业企业,夯实企业的数字底座,为稳增长、提质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上一篇: 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重点布局人员定位监管
下一篇: 智慧电厂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功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