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3-08-08

智慧矿山|井下人员定位安全管理

微信扫一扫分享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作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和保障的重要工具,在全国各地煤矿的推广普及力度逐渐加大。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相关政策

 

为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标准等,以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提升。其中,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多个文件中被重点提及:

 

1、《“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

 

升级改造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实现人员精准定位和超员监测预警。

 

2、AQ 1119—2023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从国家标准层面,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规范化,主要功能应包括监测、管理、存储和查询、显示、打印等功能。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最大静态定位误差、最大动态定位误差、最大位移速度、并发识别数量、漏/误读率、最大传输距离、最大监控容量最大巡检周期、误码率、存储时间、画面响应时间、定位卡电池寿命、定位卡电池工作时间、抗干扰性能、防爆性能等。

 

3、MT/T 1198-2023《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要求:定位分站设置应能满足超定员监测报警、人员超时作业监测报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干部下井管理、入井考勤、持证上岗管理、人员进入限制区域监测报警、人员邻近危险区域监测报警、超层越界盗采监测报警、遇险遇难人员定位、准入区域人员监测报警等要求。

 

寻息科技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主要技术条件:

 

静态定位精度小于30厘米,可达10厘米级;

 

定位卡与定位分站之间的无遮挡无线传输距离在400m以上;

 

单定位分站并发识别数量大于80个;

 

最大监控定位卡数量超过8000个;

 

满足AQ 1119—2023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要求。

 

寻息科技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主要功能:

 

下井人员携卡唯一性识别

 

下井人数设置与识别,下井时长设置与人员超时作业监测报警;

下井人员超定员监测报警

 

下井人员工作时间、出/入井时刻、活动路线信息统计;

 

人员实时位置查看

 

人员进入限制区域/邻近危险区域/越界等异常行为实时报警,支持历史轨迹回放;

 

一键撤离,特定时刻人员最终位置还原;

 

遇险遇难人员定位搜索;

 

设备取得煤安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