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危行业双重预防机制第一个团体标准《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规范》(T/CNCA 006—2021)已正式实施,通过现代智能化技术实现与安全有关的“人、机、环、管”信息的全面采集、传输、存储、加工和闭环处置的信息系统平台,能够集成煤矿各种管理数据和各种安全相关系统感知数据。
在风险分级管控上,实现了对各危险因素的动态监控,并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了多层级、多维度、动态安全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在风险失控前及时采取措施,将隐患遏制在发生之前,真正实现对风险的“超前”管控。在隐患排查治理上,实现从人工处理向自主排查和智能识别的转变,丰富隐患排查的方式方法,减少了单纯对人员录入数据的依赖,而且能够在隐患产生时即自动向责任单位推送整改任务,实现隐患闭环治理的全过程跟踪。
双重预防机制真正落地发挥实效,单纯地依托双重预防信息系统完成风险告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只是开始,要想使系统真正落地,必须要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继续深化双重预防信息系统建设,将双重预防信息系统延伸到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工作中。
安全生产双预防体系融合煤矿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功能,对检查井下人员准确定位,通过防爆智能手机实现风险、隐患、三违信息精准定位推送。矿井入井检查人员手持防爆智能手机携带人员定位卡,通过现场UWB基站感知,形成三者联动,走到任何一个地点就会自动推送本地点的风险、隐患、“三违”信息,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人员对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重点。可提供丰富的数据、图形信息,能从地面实时监测井下人员、设备当前位置及行走路径,统计井下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按照煤矿的实际情况提供考勤功能,生产调度中心可以随时掌握井下不同位置的各种安全生产的要素,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可快速检索事故发生当时,甚至事故发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井下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布位置, 从而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并实施有效的现场抢救指挥。可实现矿工信息、机车信息、无线设备信息、短消息记录、终端/矿灯信息、报警信息、定位卡信息、工种分类、班组信息、服务器记录以及系统缓存管理等多种基础信息管理。可以接收实时位置与传感器信息,实时统计井下矿工、车辆数量,鼠标悬停在目标上显示目标基础信息、 实时坐标和传感器信息。可以实现井下工人和矿车的实时精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