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能源消费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我国动力煤消费量约占煤炭消费总量的70%以上,属于我国产量最大的煤种。近些年,为适应国家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同时满足市场对动力煤产品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动力煤分选得到更多重视,选煤厂无论是工艺设计还是分选方法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原煤入选率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所限,目前动力煤入选率仍然在60%左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选择适应产品需求、灵活可靠的人员分选操作工艺,对动力煤洁净环保、低成本的加工利用和提质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矿井生产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国选煤方法多以跳汰为主。跳汰选煤工艺成熟,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运营成本较低,适用于易选煤分选,但其对难选煤和极难选煤分选精度有所降低。目前,采用该分选工艺典型的用户包括挖垄沟选煤厂等。近年来一些选煤设备研发企业对煤矿井下选煤设备进行了探索应用和技术创新,进行了小规模尝试和应用。,如重介质旋流器、加压过滤机、压滤机、筛分机、水泵、各种起吊设备等。但部分环节的关键设备依然需要采用进口或进口组装设备,如重介浅槽分选机、大型筛分机、大块煤破碎机等。选煤设备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选煤工艺的不断升级、创新。
提高选煤厂“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以机械化减员增效,以自动化改善工作环境,以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以智能化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两化”融合,将信息化技术融入选煤厂设计、管理过程,推进选煤装备的数字化控制、自动化生产和远程操作能力,提高智能化水平。
例如选煤厂人员定位系统可实现人员管理、访客管理、生产区域车辆管理、临时设施管理、考勤管理等功能,人员的活动分析可实时管控人员到岗、串岗、脱岗,判断遇险人员受困位置。此外,选煤厂人员定位系统可自主设置电子围栏内容、生效范围、时间和需定位的人员,且可对区域信息、人员、危险因素、报警、撤离等关键因素在电子围栏中划定管理;其中,巡检管理可设定巡检、巡更及巡逻点,划定路线、时长、巡检区域、结束端口等约束性条件,方便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上一篇: 煤矿井下定位设备,精准监管人员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