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煤矿
煤矿智能化是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其总体架构包括8大智慧系统:①地下精准定位导航系统;②随掘随采精准探测地质信息系统;③智能快速掘进和采准系统,矿井通风、供排水、主副运智能系统;④工作面智能开采系统;⑤危险源智能预警与灾害防控系统;⑥矿井全工位设备设施健康智能管理系统;⑦煤矿地面分选运销与生态建设智能系统;⑧煤矿物联网综合智能管理系统。当前全国建立了200个工作面智能开采系统。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构建国家煤炭数字经济的基础,煤矿智能化大到国家对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小到煤矿对一个人、一台设备、一天生产的微观管控都都应在煤矿智能化体系里有具体的体现,可以说煤矿智能化就是一套点、线、面高度融合的有机体系,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逻辑关联体系,所以,煤矿智能化体系的数据关联关系是支撑了煤矿智能化体系的关键,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是检验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唯一标准。
相关政策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于智能矿山不断重视,多次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与建议。自2020年以来,国家先后下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指南(2021年版)》、《“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印发等文件,为智能化煤矿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作为智慧矿山中的重要一环,“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建设尤为重要。
2019年,全国煤炭产量38.46亿吨,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7.3%,其中地下开采比例高达85%,是世界上煤炭产量和地下开采占比最高的国家。据王国法院士介绍,我国煤矿巷道掘进的机械化程度约为60%,普遍存在采掘失衡、掘支失衡等问题,巷道掘进智能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掘进工作面空间狭小、作业工序复杂,掘、支、锚、运协同作业困难;截割与支护设备的可靠性、适应性有待提高;强干扰、高粉尘、狭长作业空间难以实现掘进设备的定姿、定位;智能化快速掘进相关技术与装备投入低,技术进步缓慢。
解决方案
寻息科技煤矿井下定位系统,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和基站布设,实现了井下定位数据的实时采集,并将定位数据传输到地面中心。利用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分析,在计算机界面显示出人员动态分布位置,实现井下安全管理。同时对矿井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现矿井车辆有违章行为时,主动发出报警,通知安全管理人员处理。
上一篇: 井下安全作业,智能煤矿人员精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