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核电厂也面临着由数字化向智慧化方向转型升级。如何将电厂行业生产安全、生产效率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成为电厂智慧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智慧电厂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注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而管控住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切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是结合生产实际,根据运行检修情况所进行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现场生产中,运行维护、定期试验、设备消缺、运行与检修设备系统是否隔绝,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要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运行安全。
针对人员安全的重视,电厂人员定位系统将综合运用视频监控联动技术、超宽带人员定位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来加强进入工作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来厂参观人员(领导或访客)的现场安全管理,达到提升安全管理方法的科技手段和现代化水平的目的,进而推动“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国电安全理念落地生根,确保本质安全的有效落实。提高发电厂现场人员安全可视化管理,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和措施,保证了现场人员的行为可控、位置可视。
提高核电站现场人员各项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和措施,保证现场人员的各项操作有序可查。通过空间分布来表现现场人员的活动范围和位置轨迹,提高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的快速反应和全局把控能力。列举以“两票三制”为业务管理主线,通过工作票、操作票、巡检、交接班、定期工作、闭锁和隔离、地线管理、压板防误、强制验电等一系列软硬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保证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强制执行,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误操作,从而保证作业过程中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安全。
电厂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可以高效助力核电站实现更规范、更具协同、更科学、更智能的现场操作,更主动、及时、准确地对人员安全进行监测与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企业人员安全及作业规范精准性,成功搭建了事前预防、事中预警、事后可追溯的安全防范机制。
上一篇: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保障安全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