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2021-09-22

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微信扫一扫分享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已经2020年11月2日应急管理部第3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准确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判定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第三条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包括下列15个方面:

 

 

(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二)瓦斯超限作业;

 

 

(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

 

 

(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五)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六)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

 

 

(七)超层越界开采;

 

 

(八)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

 

 

(九)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

 

 

(十)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

 

 

(十一)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

 

 

(十二)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施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

 


(十三)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

 

 

(十四)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十五)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第四条  “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煤矿全年原煤产量超过核定(设计)生产能力幅度在10%以上,或者月原煤产量大于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的10%的;

 

 

(二)煤矿或其上级公司超过煤矿核定(设计)生产能力下达生产计划或者经营指标的;

 

 

(三)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可采期小于国家规定的最短时间,未主动采取限产或者停产措施,仍然组织生产的(衰老煤矿和地方人民政府计划停产关闭煤矿除外);

 

 

(四) 煤矿井下同时生产的水平超过2个,或者一个采(盘)区内同时作业的采煤、煤(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个数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五)瓦斯抽采不达标组织生产的;

 

 

(六)煤矿未制定或者未严格执行井下劳动定员制度,或者采掘作业地点单班作业人数超过国家有关限员规定20%以上的。

 


第五条  “瓦斯超限作业”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瓦斯检查存在漏检、假检情况且进行作业的;

 

 

(二)井下瓦斯超限后继续作业或者未按照国家规定处置继续进行作业的;

 

 

(三)井下排放积聚瓦斯未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并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作业的。

 

 

第六条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未设立防突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

 

 

(二)未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三)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区域或者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直接认定为突出危险区域或者突出危险工作面的除外);

 

 

(四)未按照国家规定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五)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验证,或者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验证不达标仍然组织生产建设,或者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和验证数据造假的;

 

 

(六)未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

 

 

(七)使用架线式电机车的。

 

更多信息,请详见: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